中考高分考生家長介紹育兒經 家中沒游戲機有各種球
詹孟杰:民辦新華初級中學總分610分,被復旦附中預錄取中考成績:語文137數學150英語146理化147體育30
從來不考證書,從沒上過補習班,到了初三仍然每周堅持羽毛球訓練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初三學生詹孟杰就這樣打著球,在今年的中考里拿下了610分的高分。詹爸爸向記者透露,詹孟杰的學習“法寶”其實很簡單———注重學習效率,而學習效率和習慣的養成全靠從小培養。
每天弄懂一道難題
談起育兒經,詹爸爸說,他從不會盯著小詹看書學習,而是注重培養他的高效率和學習習慣。“其實這也沒什么獨門秘笈。從小學一年級開始,我就注意引導他合理安排時間,比如‘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情’,‘怎么勞逸結合’等。”為了提高小詹的學習效率,父母會在他學習的時候選擇看書、看報等安靜的休閑方式,營造家庭學習氛圍。“孩子在剛開始養成學習習慣的時候,可以幫助他排除一些干擾因子,這樣有利于訓練他的注意力。”
有些家長,一看到孩子成績不好,不是先找真正的原因,而是用補課塞滿雙休日。詹爸爸說,與其補課,不如認真聽好學校里面的每一堂課。“每個知識都要扎扎實實。每天能夠弄懂一道比較難的題目,日積月累就能達到效果。相反的,不弄明白,哪怕做了一張試卷,效率也不會高的。”
邊打球也能邊思考
由于學得精,效率高,小詹的空閑時間比別人多一些。這時候,詹爸爸就會鼓勵他多做運動。“我家電腦、游戲機沒有,但是從足球、排球到羽毛球,大球小球一應俱全。”詹爸爸說,一有空他就會拉上兒子去打球。“打球除了鍛煉身體外,也是學習交流的機會。”有時候,詹爸爸會在打球時引導兒子去思考拋物線、加速度等理科常識。
在爸爸的帶動下,兒子也成為體育迷。到了初三,每周兩小時的羽毛球訓練依然雷打不動。小詹說,勞逸結合的快樂學習之道,受益匪淺。
學習全憑個人興趣
從初中開始,小詹就在理科方面表現出不俗天賦。經老師推薦,他參加了奧數、物理、化學等競賽學習。他告訴記者:“參加競賽主要為了興趣,能更深地了解知識,開拓視野。”詹爸爸說,他也從不強求小詹在競賽上拿名次、獲獎項,而是主動“配合”兒子的興趣愛好。“他這個人從小就偏好數學,但也沒有哪門單科特別偏科,比較全面。因此,我們就告訴他,你什么感興趣的,都可以試著發展。比如,他喜歡科學的東西,我就支援他,給他訂科學畫報等雜志,F在,訂什么報紙、課外學什么,都由他自己根據興趣決定。”
詹爸爸透露,以前語文并不是小詹的強項,小學時老師還評價他的作文寫得太平淡,像白開水。進入初中后,小詹的班主任、語文老師焦琦若經常會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書和電影。“他對閱讀和看電影都比較有興趣,我們也很鼓勵他去干這些似乎‘不務正業’的事。老師都是很有經驗的,多讀多看,才會思考問題。有思想了,作文才會生動。”漸漸的,小詹突破了語文瓶頸,如今能寫一手好文章。
[信息來源: 新民晚報2010-07-13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