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學年又結束了,歷時一年之久的華佳學校的教研活動已經圓滿的降下了帷幕。本學年的教研活動集中展示我校教科興校的英明,反映我校教研、教改所取得的豐碩成果;再現我校教師的教藝和人格魅力;更近一步地體現了高起點、高標準的華佳學校在不斷追求高質量、超一流的辦學目標所進行的不懈努力!在此次活動中,我們感受到了各級對我校工作的信任、理解、支持;我們領略到了教師對學生情的激發、美的熏陶、理的啟迪。我們還欣喜地看到:在開放的思維空間,華佳學校孩子們絢麗的個性色彩是那樣鮮亮、飛揚。
本學年課題研討活動策劃科學,組織有序,指導得力,成果頗豐!得到了教育局和教研室有關領導及專家的普遍贊譽!得到了城區兄弟學校的溢美之詞!是一次高規格、高品味的教研盛會。本學年活動分“理論學習、宣傳發動”、“領導上課、研究探討”、“集體備課、擇優展示”、“精心準備、城區觀摩”、“總結經驗、物化成果”五個階段進行,活動時間之長,參與人員規模之大,執教人員層次之高,研究的學科之廣,均為華佳學校教研活動之首。短短兩個月,校內洋溢著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,我們可以看到教育局領導和教研室專家深入課堂,調查研究的身影;校長和教師在三尺講臺共同展示課堂教學藝術的迷人魅力;來自各學部的教師云集一室,共同研討,評頭論足;教育專家和執教者親切探討,時而頷首,時而微笑。精彩的優質課, 再一次展示了華佳教師的窗口和示范作用,再一次體現了教育的獨特魅力。
縱觀本學年活動所展示的示范課、研討課,我們欣喜的看到:教研教改的春風正滋潤著華佳學校教師的心田,面對基礎課程改革和新的課程標準,華佳學校教師在教學理念、教學模式、教學方式上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。他們有的將“知識”的課堂變為“生活”的課堂,讓課題教學“生活化”,讓教育貼進生活,聯系實際,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、活起來,真正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。有的讓這門學科走進兒童的生活,走進社會現實,把等語言藝術的技巧和數學教學結合起來,突破教育方法的舊框架,開拓數學教學的新領域,真正體現數學教學實質上是思維活動的教學。還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挖掘學生的創作潛能,注重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。整個教研活動充分體現了華佳學校教師的新觀念、新方法、新視野,從本學年活動中我們也體驗到:教學應該有所針對,不僅要重視學習結果,更應重視學習過程,要讓學生體驗參與過程的樂趣。教學不是告訴,不是傳授,是感悟,是誘導。教學在于創造環境,提供條件。
當然,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,也看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:
①如何充分而恰當的使用多教學。多媒體教學能形聲兼備,有效刺激學生多種感觀,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,但不能喧賓奪主,一味地用媒體演播代替教師必要的講解、引導,讓學生成為熱鬧的看客,要注意多媒體教學并非適合各種課型,并不是任何課程都適合采用多媒體教學,在課堂上真正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,多媒體教學只能起輔導作用。
②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,不要把自己對教材的鉆研強加給學生。教師要讓學生走進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去,要重在引導,引導學生去發現、去體驗,要在課堂上耐心地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。教師不是編織學生以有的知識,而是給學生求知的東西;教師不是讓學生的頭腦回到人類已知的層面,而是伸展到一個新的領域,只有那些放飛想象的教學,那些切入心智的教學,那些喚起學生探究欲、驚訝感的教學,才能給學生以足夠的發展時空。教師要想教出會創造的學生,首先自己應該學會怎么樣去創造性地教,而不是將自己鉆研的結果塞給學生,要把空間和自由讓給學生,要讓學生的心靈展翅翱翔,讓他們個性飛揚。讓學生享受的同時,也使自己享受成功。
各位老師,盡管我校第三屆課題研討活動已經圓滿地劃上了句號,但我們相信,在華佳學校這片沃土上,教研教改之花一定會開得更加絢麗多姿,師生一定會創造出更多的精彩與輝煌。

圖為城區教育局莫副局長到我校指導工作
|